Fork me on GitHub

laike9m's blog

Yuri Is Justice

Google

是时候了

上周五答辩,本周一提交了全部材料,至此学生生涯已走到末尾。写点东西来记录一下此时的想法。

关于出国

高中班上有四五个同学打算考 SAT。我的好友是其中之一,高二他便去了美国,留下一个非常夸张的 SAT 分数和无数传说。另有因户口问题无法在北京高考的同学,出国是他唯一的选择。当时大家对于去国外念本科这件事没什么特别的看法,无非就是觉得出国党将来要去的学校和大家不同,以及不用高考很爽。即便如此,上铺的哥们拿到哈佛 offer 这件事还是引起了不小轰动,说起来毕业后我再也没见过他。

本科则是另一幅光景。T 大建校时就是留美预备学校,学生们调侃百年之后还是。许多同学大一就想好了要出国并开始背单词。我没什么想法,但受到某人蛊惑报了个 GRE 班,搞笑的是他自己没去上。虽然时间不长,多少体会了一下新东方的段子文化,也知道了 GRE 是什么。上完课之后我就再也没碰过 GRE 的东西,为什么呢?因为根本没有余力去学,更重要的是,我意识到凭我的渣成绩根本不可能有学校要——即使连 GPA 都没算过。我妈总说我没追求,这是事实,并且我也并不觉得在国内有什么不好。最终学习最顶尖的一批人大部分出国,少部分留校。总体来看出国比例大约四成。

研一住在怀柔。隔壁单间的同学总是不上课,后来问了才知道是在准备 GRE。研二我们回所,他退学去美国念硕士,反而更早毕业。 这件事除了让我惊叹 “原来还可以这么玩” 并佩服他的行动能力之外没有产生什么影响。让我的想法发生转变的是研究生三年的所见以及思考。 去年 6 月 26 号的时候,同事前辈邀请我参与创业项目。我是这么回复的:

…… 接下来的几个月我把它看做活到目前为止将要面对的最重要的几个月,甚至重要过高考的时候。并不是说找到一个工作需要这么大精力,而是我非常非常想找一个国外的工作,如果错过了这个时间,这辈子可能就没有出国的机会了。当然这件事难度极大,并不是说投入了时间就一定有结果,但是如果因为投入的时间不够而失败,我大概会后悔一辈子的。所以真的很抱歉,并不是我不愿意帮忙,在其它任何时候如果你找我我都会答应,但是唯有这几个月,面对如此困难的事,我除了投入尽可能多的时间真的没有别的办法,不求别的,只求将来不会后悔。

为什么我的想法改变了呢?总结起来有以下几条:

  1. 大大

    我发自真心地感谢大大,如果不是他,我绝无可能下定决心拼上所有力气挤进 Google。是他让我意识到,国内的环境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只会越来越严酷。关于这点其实我在很多文章里都提到了。有人觉得因为这个理由想出去很不可思议,其实我丝毫不怀疑中国最终会达到一个理想的状态,只是我不想在黑暗时期度过人生中最好的一段时光,也不想承担不必要的风险。

  2. 技术

    在知乎的一个回答中我曾写到:

    各种技术的中心仍然在美国,并且几乎不可能转移到中国。以我最熟的 Python 举例吧。Guido 在美国,核心开发者美国欧洲为主,各种广泛使用的第三方库的开发者也在美国。这些人的存在提升了上限,换句话说你可以接触到这些人,提升自己变得和他们一样好甚至更好。中国呢?上限也就是大厂资深工程师了吧。

    这种感觉在听了无数国外 PyCon 和参加了三次国内 PyCon 之后变得愈发强烈。我不怀疑在 BAT 干五年能成为独当一面的工程师然后被安上个 “架构师” 的头衔,然而也就到头了,你能接触到把你带入各种核心开发者圈子的人吗?不能。你能继续钻研技术吗?可以,无非是被人议论 “这哥们三十多还在写代码,是不是有毛病?” 当然,国内也有很多超级大牛,比如章奕春、比如鸟哥、比如云风,但总感觉少了点什么。不论是计算机科学还是程序员这个行业,美国都比中国早发展几十年,这也是很正常的事。

    另一方面,在国内写代码就不得不与墙、备案以及傻逼运营商战斗,这些无意义的事情将耗费许多时间与精力。

  3. 人生道路

    Robert Frost 在著名的《The Road Not Taken》中写道: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
    And sorry I could not travel both

    随着阅历逐渐增长,对 “Road Not Taken” 的体会也逐渐加深。某天看见 Fenng 写的一个答案,完美表达了我的想法:

    对很多刚毕业的优秀应届生来说,BAT 是一种人生路径,但选了这条路,你几乎能看到自己的轨迹。走出去是另一种路径,它的变化和可能会多得多。年轻人,总得要考虑下生命的广度和厚度。

    是的,直到最近一年我才意识到,我对于获得更广阔体验的可能性被扼杀有莫大的恐惧,这种恐惧甚至超过了对大大政策的担忧。进入 BAT,不出意外会干几年。之后要么互相跳,要么就去创业公司。不是说在国内工作不好,但是走上这条轨道你就别想出来了,就像 Fenng 说的,“你几乎能看到自己的轨迹”。对很多人而言,这不足为虑;对我而言,这很要命。

大致的理由就这三条。其它七七八八还有不少,比如更好的空气、更优厚的待遇、更少的加班等等。国外也有糟糕的地方,比如安全和医疗,所以并没有完美的选择。

智商、科研及我的天赋论

小学六年级时,班主任曾经让大家上台讲自己将来想干什么。我说以后想成为制造武器的专家——毕竟到高中为止都是军迷。虽然从来没说过自己想当科学家,但因为成绩一直很好,所以也觉得有可能。大三下学期报了一个 SRT(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项目,跟着指导老师开始读论文,研究 Dirichlet model、CRF 这些东西。最后改了毕业师兄的一点代码,把项目糊弄过去。SRT 让我确认了两件事:1. 我的智商不允许我做科研;2. 我不喜欢读论文。所以结论是我不适合做科研。现在看来,在本科得出结论还是很重要的,因此我从一开始就没有对研究生阶段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只当做转专业和找工作的步骤。劝我转博的话也都当耳旁风了。

再说智商。这么多年下来见识到了身边的不少神牛,让我逐渐对自己的智力水平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我自认属于一般人中比较聪明的,这意味着虽然看起来比大部分人聪明一点,但仍属于普通人,和真正的高智商群体有巨大差距。这种差距我已在无数场合体会过无数次,自知无法弥补。想在科研上做出东西,智商是基本的硬指标。当然这并非绝对,有时毅力能够弥补智商的不足,有时好运会把重大发现砸到你头上。

这么一说好像显得我认为智商不足就没法活了。其实不是这样。下面说明我对于 “天赋” 的看法。

  1. 天赋的本质是一种或多种优秀身体能力的组合
    身体能力泛指身体的属性及对外界的反应,理论上有无限种,比如脑子对数字敏感、空间感好、红细胞能携带更多的氧、手比较大、动态视力好等等。而把一种或多种优秀的身体能力组合起来就构成了天赋。上面提到的智商在不同语境下对应不同的身体能力组合,一般而言包括记忆力好、抽象思维能力强等。

  2. 天赋有无限种组合,在任何事情上都没有天赋的人是极少的

  3. 大部分人找不到天赋所在的原因有两个:
    a. 接触不到自己有天赋的那件事
    比如,生在中国,就算你有足球天赋,但是父母一般不会送你去踢球,很多学校也没有足球场;
    b. 每一个历史时期,人类社会能够提供的职业都是有限的
    比如,某个人可能有制作陷阱的天赋,在人类需要打猎的时期,他可能会获得很高的地位,然而现代社会不存在 “制作陷阱” 这种职业,所以这个人既意识不到,也无从施展自己的天赋。

以上就是我对于天赋的看法。后来偶然发现有人的想法与我契合。其一是 Donald Trump。《The Art of The Deal》第二章中有这么一段。

Moreover, most people who do have the instincts will never recognize that they do, because they don't have the courage or the good fortune to discover their potential. Somewhere out there are a few men with more innate talent at golf than Jack Nicklaus, or women with greater ability at tennis than Chris Evert or Martina Navratilova, but they will never lift a club or swing a racket and therefore will never find out how great they could have been. Instead, they'll be content to sit and watch stars perform on television.

其二是 Clifton StrengthsFinder, 书的名字叫《StrengthsFinder 2.0》,我看的是中文版《优势识别器 2.0》。其核心观点是:人应该去寻找自己的长板,并根据自己的优势决定职业、做事方法,弥补短板虽非毫无意义,但事倍功半。书中还写到:

近期的一项研究表明,人的基本个性其实在很小的时候就会有所显露,这个年龄甚至比我们之前所想还要小。新西兰一项跨度长达 23 年、针对 1000 个孩子的研究显示,孩子 3 岁时表现出的个性和其 26 岁时的个性非常相似。这也是为什么优势识别器要测试你个性中较稳定的元素——天赋——的原因之一。

不过这本书更关注的是 “精神” 方面的天赋,它总结出了 34 个天赋主题,比如专注(Focus)、搜集(Input)、责任(Responsibility)、审慎(Deliberative)等。做了书中提供的测试后感觉还挺有收获的,发现了一些未曾注意到的事情。

书中提出了一个公式,我认为完美解释了努力和天赋的关系。

天赋(天生的思考方式、感受方式和行为方式)X 投入(投入到练习和开发技能、学习基础知识上的时间)  
= 优势(持续做出近乎完美表现的能力)

关于人和人的理解

人与人无法相互理解。日本人特别喜欢在动画里表达这个主题。大四看了《献给阿尔及侬的花束》,一个人因为智力变化看到了完全不同的世界,这让我意识到不同人看到的世界差异只会更加巨大,而且我们都只认为自己看到的世界的才是真实的。

想说的是,上面写的所有文字都只代表我个人的理解,一些内容和真实情况不同,另一些或许和读者的想法不同。你们看看就好。

新的开始

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按自己希望的方式生活过,一方面是想法的形成需要时间,另一方面是客观条件不允许。随着我逐渐理清自己的想法,这时被困在学校中就如同在地狱一般煎熬了。客观地说,研究生三年给了我很多新鲜的体验,将我带到了足够高的平台,而另一方面,三年时间也浪费在了许多无意义的事和莫名其妙的不便中。当一切结束之时,我记录下自己的想法,这篇文章就是我为学生生涯写下的句号。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