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k me on GitHub

laike9m's blog

Yuri Is Justice

Google

我又开始想念知乎了

最近在 OpenAsk 上回答了两个问题,让我又开始想念知乎了。自从 2020 年离开知乎,我便把主要的输出放在了 Twitter、Blog 和播客。我以为自己的表达欲被完全满足了,然而时隔多年重拾“问答”,我才发现并没有。我开始想念知乎,想念问答这种独一无二的形式,怀念那种回答一个问题之后看着自己写的答案的充实感——这种充实感我已经好多年没体会过了。

问答这种形式好在哪呢?我曾经写过两篇文章:

“问答”(半主动输出)和“推文/博客/播客”(主动输出)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给你规定了一个主题,而后者你得自己决定。这种创作的绝对自由反而带来了一种不自由,因为你看似可以但实际上并不能随意选定主题。比如,你要考虑整个账号的调性、读者/听众的口味、避免挑起争议等等。只有小透明才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因为没有人关注和在意。问答就不一样了。因为问题就在那,你反而可以大胆涉足并且不用担心(或者更少担心)这会损害你的某种 integrity。体会一下其中的差别:当一个知乎数学领域答主在情感问题下作答,往往会被善意调侃并视为一种高强度脑力工作之余的休闲活动;反之,如果自己开一个公众号去写男女关系,则会被认为不务正业,平时到底有没有把心思放在研究上。这种差别让看似不自由的“回答”反而有了更大的创作空间,并且让人有机会在更广泛的领域输出自己的见解。实际上极少有人能只专注一个领域而对其它事情完全没有看法,这在我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

说回 OpenAsk,语音作答无疑是最大亮点。不是所有人都习惯发语音,但做了播客之后我发现,声音确实能带来比文字更丰富的信息(当然文字也有独特优势,这里就不展开了)。而且相比写回答在那斟酌用词,录个两分钟的音频基本不花时间。当然我觉得也有可改进之处:比如 2min 时长太短、不支持文字(自己的付费回答我也想提供一个免费概览)、只能回答自己的问题等等。然而即便这些都支持了,我也不得不承认自己依然更喜欢知乎那种大广场的形式,且怀念知乎曾经的氛围。这些东西在中文网络上都不会再有了。

Google

湾区与独立开发

湾区(Bay Area)是否适合独立开发?表面看,这里技术氛围浓厚,激荡着无数新鲜的 idea,似乎很适合做点什么。然而思考下来,我觉得湾区反而是最不适合独立开发的地方。

为什么这么说?众所周知,湾区是地球上生活成本最昂贵的地区之一,而独立开发者需要承担现金流不稳定的风险——光是这点就把湾区踢出去了。而这仅仅只是表面,它反映的是独立开发和湾区码工两种生活方式的不兼容。

聊独立开发总绕不开技术和产品,然而在此之前,它首先是一种生活方式,我愿称之为“半躺半卷”。这很好理解:独立开发者们不需要坐班,想几点起就几点起,甚至一段时间完全不工作也没问题,是所谓“躺”;另一方面,独立开发者没有 paycheck,必须自负盈亏,这又逼着他们不得不卷起来以保证自己不饿肚子。

那湾区呢?根据我片面的观察,是“要么卷到死,要么躺到死”。卷的人是真卷,可以一周工作 6-7 天,每天十几个小时。躺的人则可以很躺,比如在大厂到了 terminal level 升职无望,生活就变成了上班打卡划划水,下班吃吃喝喝找乐子——小红书上比比皆是。

“半躺半卷”、“卷”和“躺”是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没有高下之分。但如果我们继续挖掘,会发现核心矛盾还是那两个字:独立。湾区的钱太多了。大家都在为钱而活,自愿或不自愿地成为金钱的奴隶——在大厂的卷升职,在创业公司的赌一夜暴富。湾区几乎没有人是独立的。这一方面是源于失去丰厚的收入,打工人无法在这里生存,但另一方面,这种依附金钱的生活方式在不知不觉间侵蚀了人们的内心,让他们不再渴望凭兴趣去做点什么(不要和我说创业是兴趣驱动)。举例来说,我认识的湾区程序员里(不包括网友),只有一个会去折腾个人项目,没见过搞开源的。或许是我认识的人太少,也或许这是业界常态,但湾区程序员好像确实就只知道给公司写代码。有的人一毕业就进大厂,从来没做过也不知道什么叫个人项目——这就像破壳后第一眼看见人的小鸡会误把人当妈妈。有的人则像身怀绝技的侠客,被大厂招安后从此收剑入鞘,GitHub 江湖上只留下他们的传说。“独立”?湾区码工哈哈大笑。独立能当饭吃吗,能买大 house 吗?

好了,那如果你身在湾区,却不幸怀着独立开发的梦想,有什么是你能做的?这也是我在思考的事情。虽然还没有结论,但我觉得至少有两点:

  • 认识到这种矛盾和困境。因此我写了这篇文章。
  • 找到相关社群或者 role model,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
    环境是重要的,只有身处对应的环境,才有改变的可能。好在湾区程序员的基数足够大,我相信能找到这样的人,这是我接下来会尝试去做的事。
Google

人生太长,社交网络太短

最近 Elon 又在 Twitter 玩起了骚操作,先是禁止未登录用户访问,然后是限制已登录用户每天查看推文的数量。个中原因这里不去猜测(有一些看起来很靠谱的推测),但不论怎样,Twitter 越来越呈现一副💊的模样。

这不禁让我回顾自己的社交网络使用历史。我高强度持续(>4 年,几乎天天用)使用过的平台有三个:校内/人人网 --> 知乎 --> Twitter,偶尔会刷刷 Reddit。不知为什么,这些平台要么已经死掉,要么就是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滑落。鉴于这些都不是小众平台,“正在用的社交网络劣化了”应该符合很多人的体验。

问题是,为什么会这样?如果审视每个平台倒塌的原因,似乎各有不同:

  • 人人网:陈一舟不行、产品策略失当、移动端转型失败、微信/微博崛起
  • 知乎:盈利模式不清晰、监管和大环境限制、运营不当逼走有价值的用户
  • Twitter:Elon Musk,但 Elon 自己说 Twitter 烧钱速度太快,所以我们姑且认为营收不利是另一个原因
  • Reddit:上市的压力导致管理层错误决策

但综合来看,似乎可以认为社交网络“不赚钱”的特性才是根源。这是合理的推测:社交网络需要用户量,搞全员付费&订阅不现实;于是唯一的赚钱方式就是广告,然而广告和用户体验又是相悖的。平台既要又要,导致了各种骚操作——这些操作看起来不同,但根本原因是类似的(人人网可能是唯一一个特例)。

如果认同这个理论,似乎社交网络便成为了一个死局。然而,如果把目光投向 Instagram、Mastodon,似乎又不是这样。我觉得,长期成功且普及(用户 > 亿)的社交平台可能只会有两种:

  • a. 由真正懂社交网络的巨头控制,现阶段只有 Meta
    它懂得社交产品的基本准则,不会做出类似 Elon 的自杀行为。更关键的是,Meta 的广告算法和平台足够好,能够在不破坏用户体验的情况下实现盈利(当然,广告精准投放通常以隐私代价)。这种积累不是其它公司一朝一夕能赶上的。

  • b. 不以 资本 盈利为目标
    我认为小公司想和 Meta 竞争,最可行的路径是把平台做成一种半公益的基础设施,而非以盈利为目标。这不代表公司就要无偿提供所有服务,因为“收益>运营成本”是任何平台存续的根基。但需要注意,存续 vs 资本获利最大化,实际上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有时甚至截然相反的目标。目标不同,平台的发展策略也将天差地别。像已经上市的 Twitter 和知乎,试图上市的 Reddit,他们的决策早已不受自己控制了(即使决策的是同一批人),动作变形实属必然。

SocialFi 及其它基于 Web 3 的平台,我不够了解就不做评论了。

最后一点看法:现在趋势是协议为先,强调去中心化,比如 Bluesky 和 Nostr。作为开发者,这些理念令人欣喜,但我完全不认为它们对产品成功有决定性的帮助。当然,我希望它们成功,至少能有朝一日威胁到 Twitter 和 Meta。


top